据教育部10月20日会议消息,2026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270万人,比2025年增加48万,再创历史新高。

这就意味着,自2022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连续五年破千万,每年毕业生妥妥的一个小国的人口数量。
10月20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召开的工作会议上,特别要去各地、各高校做好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连续增加,伴随着经济的阵痛、消费的不振,就业市场也是压力山大。
据国家统计局11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不含在校学生)为17.3%,略低于前一个月的17.7%。
这样的背景下,就业有哪些变化及发展趋势呢?
考公持续升温
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2026国考人数再创新高,共有371.8万人通过资格审查,相比2025年的341.6万人,又增加了超30万人。

三年困难时期后,考公考编持续升温。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待遇相对稳定,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基本不存在失业的可能性。
而且考公考编的考试内容相对固定,准备周期相对较短,不少岗位对专业的限定也较为宽松。
即使考上研究生,几年后还要面对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与其能直接获得确定性,何必还要等待几年后的不确定性呢?
考研大军有所降温
在学历内卷的背景下,考研一度成为毕业生的首选。
一方面,追求学历的提升,在求职时才更有竞争力,也才能得到较高薪酬。
另一方面,原来的双非毕业生,努力考取双一流高校,也能提升自己的学历背景。

但伴随着考公考编的升温,考研热近年来有所降温。
2023年,考研人数一度达到473.8万的高峰,此后两年连续出现回落,2025年跌破了400万人数大关。
2026年报名人数最终结果尚未公布,但据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以及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极有可能迎来三连降,约在350万人左右。
考研人数的持续下降,受到政策导向、宏观环境以及理性选择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灵活就业作为过渡
在千万级毕业生的冲击下,一些暂时没找到理想工作,或者干脆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为了生机,不得不先采取灵活就业的方式,作为过渡。
外卖、快递和网约车司机这三个职业因为要求体力好、能吃苦耐劳,被戏称为“铁人三项”。

2024曾有一则新闻让人倍感心酸,北京的一位快递大哥,历经辛劳将儿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后,儿子也加入到快递大军的行列,有网友编段子称“要警惕快递行业家族化”。
客观地说,“铁人三项”的待遇并不算低,但工作时间内长、劳动强度大、各类保障低,大多毕业生只是作为过渡阶段。
至于“吉祥三宝”(保安、保洁、保姆),原来大多是中老年人员的就业选项,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加入到保安的队伍里,事实上好的保姆不仅收入高,在大城市还很抢手。
从未来趋势看,考公考编容量有限,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各类服务业或许是容纳就业最大的蓄水池。
啃老族增多
和上述三类追求进步、自力更生的毕业生相比,也有一些毕业生干脆躺平。
有的以考研、考公为借口,一直在家“复习”,只能由父母供养。
以至于婚恋市场有个笑话,有的没有找到工作的年轻人,在相亲时往往自称正在“考公”或者“考编”。
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干脆在家“啃老”。

试想下,如果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几个是体制内退休的,退休工资动辄上万元,比不少上班族还高。
几个老人反过来供养一个独生子,还不是轻飘飘的,如果再有几套房子,妥妥的躺平族。
当然,一直在家也无聊,那就找个事少又轻松的工作,至少比完全躺平要好吧。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