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扎堆的历史里,能留下好名声的不少。
但要做到千年来争议虽有却褒远胜贬,还让后人一直纪念祭祀,这样的皇帝尤为罕见。
今天说的这位,更是独一份——她就是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的厉害,从来不是靠身份博眼球,而是用实打实的政绩说话……

深宫中的“强者”
武则天没当皇帝前,唐朝宫廷暗流涌动。
太宗去世后她入感业寺为尼,后来重回宫中,面对的是复杂的后妃争斗和权臣牵制。
但她跟别的后宫女子不一样,别人争宠靠撒娇献媚,她偏靠脑子和能力。
太宗在位时,她就敢为驯马提狠招——当时太宗有匹烈马“狮子骢”无人能驯,她直言“给我铁鞭、铁楇、匕首,不服就打,再不服就杀”,这份胆识没几个女子有。

成为高宗皇后后,她开始参与朝政。
当时高宗身体不好,很多奏折都靠她批阅。
有大臣不服气,以“牝鸡司晨”为由骂她女人不能干政,她直接拿出批好的河西赈灾奏折,从调粮数量到安抚方案条理清晰,怼得为首的褚遂良哑口无言。
就这处理政务的本事,当时的文官集团没几个能比得上。

掌权那几年,她没只顾着争权夺利。
看到朝堂上都是关陇世家子弟,普通读书人即便考中也难获实职,她就改革科举,首创殿试让皇帝亲自出题考考生,还设武举选拔武将,连偏远地区的寒门子弟都能凭笔墨或武艺当官。
咱们想想,古代寒门学子最难的就是出头,武则天这一招,直接给多少人打开了大门?
她能站稳脚跟,真不是靠运气,是靠给底层人机会。

治国从不耍权威
历朝历代,夺权上位的统治者总爱搞清算,可武则天登基后,对反对过她的人很有分寸。
只要愿意放下成见好好干活,既往不咎;
像徐敬业起兵反她兵败后,株连的也只限于核心叛党,没搞大规模清算;只有死硬到底搞叛乱的,才会严肃处理。
跟那些一上台就大杀四方的统治者比,她这份格局真的难得。

她重用的大臣里,有不少曾经跟她对着干。
就说狄仁杰,早年曾因反对她立武氏宗庙被外放彭泽县令,可她后来查访到狄仁杰在地方治水救民的政绩,不顾亲信劝阻,一路提拔他当宰相,连立太子这种大事都跟他商量。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哭着说“朝堂空了”,这份君臣情谊,在帝王家太少见了。
她给有能力的大臣充分信任,待遇也从不吝啬,这样谁不愿替她卖命?

更难得的是,她当了皇帝也不搞特殊化。
别的皇帝登基就想着修宫殿、选美女,她反而下令精简宫廷人员,节省开支。
有官员劝她建豪华明堂彰显威严,她虽然后来建了,但严格要求工匠用旧宫木料节省开支,还规定明堂每月初一要在这里召见百姓代表,听取民间疾苦,绝不只当摆设。
她还特别重视纳谏,专门设了“铜匦”让百姓和官员提意见。

不管是骂她的还是夸她的,只要说得有道理,她都愿意听。
骆宾王作《讨武曌檄》,以“秽乱春宫”“狐媚偏能惑主”之词叱骂。她览罢,非但未动怒,反倒拍案称叹:“文采斐然若此,未能使其为朝廷所用,乃宰相之失责!”
就这份胸怀,多少男皇帝都比不上?

对朝堂敢革新,对百姓真用心
作为女皇帝,武则天面对的阻力比男皇帝大十倍。
当时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看不起她这个“寒门出身”的女性。
可她偏不信邪,大力打击门阀,推行科举制,让平民子弟有了当官的机会。
她独具匠心,首创“武举”之制,用以选拔军事贤才。

她还打破“女子不得干政”的传统,重用女官,比如上官婉儿,就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
有人骂她“违背纲常”,她不辩解,只用政绩说话。
当时朝堂风气焕然一新,不再是世家大族说了算,有本事的人不管出身男女,都能得到重用。
对百姓,武则天更是实打实的好。

她荣登大宝之后,即刻推行轻徭薄赋,削减百姓的负担。
还派人修水利、劝农桑,鼓励老百姓开荒种地。
垂拱四年江南闹水灾,苏州、越州颗粒无收,她立刻从淮南粮仓调粮三百万石赈灾,还下旨免除当地三年赋税,派内侍去灾区监督发放,杜绝官员克扣。
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富足了,自然就拥护她。

她对文化发展尤为关注,不仅广泛收集整理大量古籍,妥善留存文化瑰宝,还积极支持文人创作,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当时的诗歌、书法都特别繁荣,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以前人们总说女人当皇帝不行,可武则天用事实证明,女人不仅能当皇帝,还能当得比男人好。
我觉得,一个皇帝好不好,就看百姓能不能吃饱穿暖,武则天绝对合格。

千年香火不断,功过自有公论
武则天,这位传奇女性,前后揽权近半世纪之久。
她正式称帝,君临天下达十五载。直至八十二岁高龄,这位叱咤风云的女皇溘然长逝,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死之前留下遗诏,去掉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还立了块无字碑,功过让后人评说。
这份从容和清醒,就没几个皇帝能有。

她死后,老百姓自发在洛阳城外为她立祠,洛阳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就是她捐出两万贯脂粉钱资助开凿的,佛像面部还依她的容貌雕琢。
到现在,四川广元、河南洛阳等地还有她的祠庙,香火一直很旺。
当地的老人说,祭拜她不只是因为她是女皇帝,更是佩服她的本事和对百姓的好。

连司马光写《资治通鉴》,都承认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别的皇帝要么守成有余开创不足,要么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可武则天硬是承上启下,把唐朝推向更繁荣的阶段。
武则天的“完美”,不是因为她没争议,而是因为她打破偏见、政绩斐然,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上。
这样的女皇帝,才配得上被后人永远铭记,才担得起“传奇”二字。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