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下方推荐的浏览器访问

安卓版本 苹果版本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快料

司马南之后的宋忠平之恶

时间:2025-11-23 22:40:13 点击: 【字体:

今天刷到宋忠平的一段视频,他再次指责泽连斯基是“乌克兰的民族罪人”,又一次把乌克兰的苦难、战争的残酷、数百万难民的流离失所,统统推给一个被入侵的国家、一个被逼到墙角的总统。我真的出离愤怒了,这样一个所谓网红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不对,我见过,上一个叫司马南。

为什么?因为这是对常识的侮辱。对逻辑的背叛。更是对公众智力的羞辱。

战争是谁发动的?常识不能被侮辱。 乌克兰是被入侵的,被侵犯领土的,被导弹击中的。这不是观点,而是事实。你可以有立场,但不能否认现实。一个国家被打,你却说“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这逻辑和说“挨打是因为你长得欠揍”有什么区别?依照宋的逻辑,泽连斯基是不是应该直接投降?这样才符合乌克兰的利益?这不是分析,是道德倒置。这不是解读,是操控舆论。

宋忠平之恶:不是错误,而是“明知故犯”。宋忠平并非无知,他不是不懂战争,不懂国际关系,不懂现代工业战争的本质。他当然知道:是谁越过边界,是谁发射导弹,是谁首先撕毁《布达佩斯备忘录》,是谁把“去纳化”当成入侵理由,是谁在战争中不断扩大目标和野心,但他偏偏要把一切责任转嫁给受害者。这才是“恶”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不足,而是良知的沉沦。他确实是专家,专门愚弄大众的家。

司马南之后,另一种洗脑模式开始接力,司马南靠“道德审判”操控公众情绪;宋忠平靠“军事权威”操控公众认知。两人不同的只是包装,本质相同:把复杂世界简化成情绪快感,把事实压成一句标语。司马南说“我替你愤怒。”宋忠平说“我替你分析。”但他们真正做的是:替你思考、替你决定、替你屏蔽真相。

他们喜欢用“大义”来掩盖“逻辑漏洞”。看似很“硬核”的说辞,其实经不起推敲:“俄罗斯肯定赢”——连续三年预测失败。“乌克兰撑不过几周”——三年还没撑垮“西方援助是虚的”——结果越援助越精确。“制裁没影响”——俄罗斯经济全面军工化、民生严重后退。“是泽连斯基导致的战争”——忽略入侵事实本身。如果一个人把错误当成观点,把立场当成分析,那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揭示世界,而是制造情绪。

同样凤凰卫视出身的吕宁思却是宋的反面,照出他们的荒唐。 同样是评论、同样是分析,为什么吕宁思能让人放心、可信?因为他讲的是:常识——战争是两个体系的对抗。逻辑——工业、科技、联盟结构才决定长期胜负。事实——战况如何、援助如何、国际格局如何变化。限制条件——没有人能预言战争结果。人性与现实——战争是悲剧,而不是爽点。他不会用一句口号去替代整个世界。他不会用“胜利”和“罪人”炒作情绪。他不会用“绝对语气”操控观众。他会承认复杂性。承认不确定性。承认战争是现实不是神话。说得更直白些:吕宁思尊重观众的大脑,宋忠平侮辱观众的大脑。

大众需要的不是“情绪商人”,而是“常识守门人”。在这个时代,最奢侈的不是观点,而是常识。最稀缺的不是立场,而是逻辑。司马南和宋忠平这一类人,本质上都是情绪商人:一个卖愤怒,一个卖胜利,一个卖刺激,一个卖幻觉。

他们的恶在于:利用“专家外衣”来掩盖对公众认知的收割。 他们最怕的,是观众自己思考。他们最怕的,是你问一句“为什么?”他们最怕的,是常识重新回到公众手里。

反对洗脑,是为了捍卫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能力,他们最大的恶,不是立场,而是他们让你失去判断,放弃思考,依赖权威,懒于查证,活在幻觉里,而这才是真正的危险。司马南之后,是宋忠平之恶。但再之后,如果我们不提高分辨能力,下一位还会到来。这个时代最值得捍卫的不是“观点”。而是——常识、逻辑。

无论何时何地,我依然坚决的支持乌克兰的保家卫国战争,如果我们不支持弱者,我们遇难的时候就没有人帮助我们。泽连斯基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这是基本认知。特朗普通俄基本上是事实了,与狼共舞的人,要么自己也是狼,要么就是被狼握住了把柄。如果正义败于邪恶,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话语权被宋忠鹅这样一群人掌握,那一定是社会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