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里士满”号护卫舰和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共同通过台湾海峡,并进行了一系列挑衅行动。当时,这两艘舰艇的出现显得颇为威风,然而,随着事件的进展,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根据英国《泰晤士报》9月29日的报道,解放军的战机在这次“自由航行”过程中对穿越海峡的英国军舰实施了“模拟导弹攻击”。尽管中国战机并未实际发射导弹,但它们的行动完全按照实战攻击的路径进行了模仿。
同时,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也在南海遭到了中国军舰和海警船的密切跟踪。英国方面表示,英国“里士满”号护卫舰成为中方所谓“建设性击杀”的目标。换句话说,解放军战机完成了发射导弹所需的所有动作,只差最后一刻按下发射按钮。这种模拟攻击既是对英国舰艇的警告,也是中国飞行员的训练手段之一。
事件发生在9月12日晚,约晚上10点,英国“里士满”号护卫舰和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试图通过台湾海峡进行军事行动。当时的“希金斯”号已经服役了26年,是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Ⅱ”驱逐舰的第26艘。相比之下,它的战斗力与中国的052D驱逐舰无法相提并论。而英国的“里士满”号护卫舰则服役超过30年,已接近退役。
尽管如此,这两艘舰艇还是继续执行任务,敢于穿越台湾海峡并进一步前往南海。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刚刚举办了9月3日的大阅兵,展示了多款尖端武器,全球震动。所有国家都在审视中国的强大实力,然而英国和美国却联合起来挑战中国的尊严。
外媒分析认为,美英此举的目的可能有多方面:一是“碰瓷式”搅局,制造台海紧张局势;二是为“台独”分子撑腰,鼓励他们;三是削弱中国9.3阅兵的效果,减轻福建舰通过台海进入南海的影响;四是试图制造“美英联手遏制中国”的假象,阻止台海现状的改变。
面对这些挑衅,中国军方如何回应呢?东部战区给出的回应简洁明了:“全程跟监,警戒应对。”当时,许多人解读认为解放军只是远远地监视着这些舰艇,似乎没有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然而,时隔半个月,来自英国媒体的报道却证实,中国战机采用了类似俄罗斯的战术——进行“模拟攻击”。一位来自“威尔士亲王”号的军官称:“他们(中国战机)飞出了真正攻击的航迹:先爬升、然后脱离、以50度角转弯。”这无疑是一次信息战操作,目的是让对方明确,自己已经处于中国的瞄准范围内。
分析人士认为,美英舰艇原以为中国军方会像往常一样,仅仅进行远程监视,没想到中国战机竟然执行了“建设性击杀”。这意味着,在美国和英国舰艇强行通过台湾海峡时,中国战机全程进行了雷达锁定、导弹制导瞄准等操作,模拟了一个完美的攻击过程。尽管战机没有真正发射导弹,但这次模拟攻击已足够传递出严厉的警告。
这种行为向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不要低估中国的军事能力,任何挑衅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敌人应当放尊敬,否则,中国有能力随时进行反击,确保国家的尊严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