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玄(604-622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李道玄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唐太祖李虎的曾孙,河南王李贽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宗室大臣。众所周知,李渊的家族在西魏和北周时期就一直显赫。所以,等到李渊起兵时,自然也得到李道玄等宗室成员的大力支持。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李道玄未能收获一个圆满的结局。
一
具体来说,李道玄出身陇西李氏,初任柱国。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李道玄谨厚好武,举止文雅,也即颇有儒将的风采。武德元年六月庚辰(618年7月4日),李渊建立唐朝后,年仅15岁的李道玄就被堂叔封为淮阳王,授右千牛卫大将军。
虽然李道玄比较年幼,但是,唐朝建立之初,需要平定各地的诸侯,也即正是用人之际,因此,李道玄很快就开始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了。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道玄随秦王李世民追击刘武周的部将宋金刚至介州。在这场战役中,宋金刚率兵两万出西门,与唐军大战。面对实力强劲的宋金刚,李道玄没有丝毫畏惧,而是率先登城冲入敌阵,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李道玄不过17岁。所以,李世民甚为惊奇,赏赐布帛一千段。后来,李道玄跟随李世民攻打王世充,屡战皆胜,也即为唐朝立下了不少战功。
二
武德四年(621年)四月,当时窦建德在武牢,李道玄跟随李世民攻打窦建德。在这场战役中,李世民派轻装骑兵引诱窦建德军,让李道玄率兵埋伏在道路旁边。窦建德大军来到后,李道玄率伏兵齐出追击,从而击败了对方。
在初次交锋取得胜利后随秦王与窦建德继续展开大战。对此,李道玄率领部队,来回冲杀窦建德军队的阵营,所向披靡,敌军大溃。李世民见其英勇十分高兴,命李道玄乘坐副车同行。之后与敌军再战,李道玄再次来回冲杀敌阵,箭如暴雨,猛气益厉,敌军无不应弦而倒。
正是因为李道玄等人的勇猛表现,促使李世民能够在和窦建德的较量中以少胜多。等到东都平定后,李道玄被任命为洛州总管,后改任洛州刺史。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李道玄,才不过18岁,这可谓是少年成名了。
武德五年(622年)七月,割据势力首领刘黑闼率军来到定州,其旧部下曹湛、董康买逃亡在鲜虞,重新召集兵马响应刘黑闼。七月十五日,唐高祖十分重视,立即任命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刘黑闼。
三
同年十月十七日,唐军在下博与刘黑闼军队遭遇。在这场战役中,李道玄带领三万兵马,与副将史万宝不和,李道玄率领轻骑兵率先出战冲入敌阵,命史万宝率大军随后。不过,让李道玄没有想到的是,关键时刻,史万宝却按兵不动,还对他的亲信说:“我奉皇帝手书敕令,淮阳王(李道玄)是毛孩子,军队行动均委托老夫我。现在,淮阳王冒冒失失出击,如果和他一同进攻,必然一起失败导致覆没,不如用淮阳王作饵引诱敌人,如果淮阳王失败,敌人必定争相前进,我坚守以待,就一定能够打败敌人!”
正是因为史万宝作壁上观,这导致李道玄孤军深入敌阵,结果吃到了败仗。李道玄被击败后,史万宝带兵准备战斗,但士兵都没有斗志,唐军因此大败,李道玄最终遭到刘黑闼杀害,年仅十九岁。
总的来说,李道玄多次跟随李世民征伐,李世民得知他被杀的消息后,深为痛惜,对人说道:“道玄常跟随我征伐,见我深入敌阵,心中羡慕想要模仿,才会这样。”并为李道玄的阵亡而痛哭。唐高祖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壮。李道玄无子,故令其弟武都郡公李道明嗣封淮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