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内的右翼阵营这回有点乐了:被视为“鹰派”代表的高市早苗,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不过,新官未上任就被不少人唱衰。
据报道,自民党总裁选举第二轮投票已结束,高市早苗被认为是“安倍路线”延续者,最终击败了小泉进次郎。按照程序,国会将在15日对新首相进行投票。从她的从政经历看,现年64岁的高市早苗早在1993年首次当选国会议员,三年后加入自民党。此后她多次当选众议员,担任过地方与中央以及党内的不同职务,积累了较为完整的政治履历。
在日本政坛,高市早苗被视为右翼人物的代表之一。她崇拜英国前首相撒切尔,被媒体称为“铁娘子型”的政治人物,言辞犀利、立场鲜明。在对华政策上,她明确倾向强硬:一方面主张大幅提升国防支出,并推动深化与美国、韩国及菲律宾等国的安全合作;另一方面,她在公开场合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对南京大屠杀等侵华历史问题持否定或淡化态度。此外,在本次党内选举期间,她还在美国保守派智库发表过涉台主张的署名文章,进一步凸显其在外交问题上的强硬色彩。
高市早苗常常公开批评中国,宣传所谓“中国威胁论”,这些言论让她在国际和国内的对华关系话题上备受关注。若这样一位代表强硬路线的政治家出任首相,中日关系可能会出现新的紧张与不确定性。但她之所以能在自民党内胜出,背后有更复杂的政治考量:自民党目前面临少数执政的尴尬局面,需要整合支持力量。高市的激进立场能得到右翼势力的认同,同时她被打上“安倍继承者”的标签,能够吸引原本支持安倍路线的选民。她提出扩大执政联盟的主张,也正合党内当前寻求扩大影响力的需要。
不过,即便在日本国内,她的一些对外主张也存在争议。对于台湾问题,高市在10月1日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愿与中方领导人进行“坦诚对话”。但是,一些日本学者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她主张强硬、反华立场明显,实际能否与中方高层接触、展开对话存在很大难度。有观点认为,她可能会像前任石破茂那样,最终因为政治现实而背负“下台”的责任。
事实上,高市上任后将面临的挑战可能比刚下台的石破茂更严峻。与主张稳健政策、注重稳住局势的石破不同,高市为了博取右翼支持,不惜塑造较为排外的公众形象。然而,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国际关系的现实出发,日本都无法与世界、尤其是亚洲邻国切断联系。若她在就任后无法兑现竞选时的激进承诺,那么当初支持她的力量也可能反过来成为逼她下台的推手。
需要指出的是,高市并非首位在选前提出激进主张的日本首相候选人;但中日关系的走向并不单靠一位领导人的个人口号就能决定。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双边现实关系都会对局势起制约作用。换言之,即使高市主张再激进,日本自身的国力与国际环境也会限制她政策的实际操作空间。
因此,面对可能出现的变化,最合理的态度是保持观察。若高市在实际执政中表现出缓和、愿意务实接触,那么就以她的言行来评估诚意;若她选择一条更为对抗的路线,中国方面也有多种政策工具可以应对,防止日本右翼以为能轻易取巧。总之,未来中日关系的具体走向,还要看事态发展而不是事前的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