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下方推荐的浏览器访问

安卓版本 苹果版本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梅县区石坑镇创新“宗祠文化+红色传承”模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时间:2025-10-06 17:20:19 点击: 【字体:

近年来,梅县区石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和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进行相关史料挖掘整理,结合“百千万工程”推动东皋公祠的修缮和相关革命史略展陈。国庆假期,位于石坑镇的温氏东皋公祠修缮一新,宗祠内展陈的温氏宗祠文化、梅西区苏维埃政府史略和石坑人民革命斗争史,迎来众多温氏宗亲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

温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姓氏,起源可追溯到西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等动荡,促使部分温姓族人从黄河流域中部的河南、山西地区向南方迁移。到了唐末宋初,温姓进一步南迁,进入了福建、广东、江西等地。温良善(153世祖,号仲四郎公)由上杭县蓝家渡迁居广东梅县石坑澄坑塘尾凹下开基发展,成为石坑温氏的开基祖。他的后裔在石坑繁衍生息,开创了石坑温氏一脉。明万历年间,良善公第十世孙九成公建造了东皋公祠,历经多次修缮,保存独特建筑风貌。东皋公祠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属典型堂横屋结构,中轴对称,系温氏宗族祭祖、议事、庆典场所,以维系家族凝聚力,传承客家宗法制度。

东皋公祠在土地革命时期是梅西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原中央苏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是温氏家族溯源的根脉,见证了温氏族人对革命的无私贡献;是梅西片和石坑人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缩影,卢竹轩、叶明章等许多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了英勇战斗的足迹。为使红色记忆焕发新生,今年来,石坑镇党委、政府充分发动乡亲、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专项推动并完成东皋公祠的修缮和展陈工作,以翔实的史料图文再现了当年的革命烽火,让革命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此外,石坑镇高度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挖掘、整理和利用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文化提质“十个一”行动,修缮提升梅魁第(洪秀全祖居),推进澄江村古树公园、礤岭村步道、转水梅园步道和铁军路文化公园建设,启动李介夫故居(中国侨联创始人)修缮及侨联公园项目。

从保护修缮,到文化提质,古老的宗祠与焕新的小镇共同见证沉淀于砖瓦间的家族记忆与革命精神,红色基因并未封存于过往,而是正转化为驱动乡村振兴、凝聚前行力量的源头活水,滋养着石坑这片热土走向更为广阔美好的未来。

南方+记者 魏丽文

通讯员 罗雄 欧阳慧 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