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下方推荐的浏览器访问

安卓版本 苹果版本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乡村面包师制作乡土味道,“博士农场”窑烤面包飘香

时间:2025-10-07 09:20:08 点击: 【字体:

正值国庆假期,怀柔区北房镇小辛庄村“博士农场”制作的窑烤面包销量不错。一炉面包从入炉到出炉仅需几十分钟,但养老面、发酵的过程要持续大半天,面包师李娟每天不得闲。

“咱家里用电饭锅蒸米饭和用柴火烧米饭,口感上会有区别,窑烤面包吃起来也更有烟火气。”李娟介绍,制作窑烤面包的原材料都是就地取材,面粉由当地种植的小麦磨制而成,添加的核桃果仁也是周边农户种的。

此前,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何裕建利用土壤改良技术,有效提升了小辛庄村和周边农户的种植产量,小麦增产达21%。同时,果园修剪的枝条能为窑烤面包提供能源,窑里烧出的草木灰又成为作物种植的营养来源,实现了完整循环。

这些窑烤面包都是现烤现卖,有时供不应求。“工作日的时候,怀柔科学城的工作人员下班路过会买一些,我们有不少回头客。假期我们主要接待游客,这几天的销量也不错,每天都能卖出几十个面包。”李娟笑着说,恰逢中秋节,农场还特别推出了月饼制作体验活动。

“我们建设面包窑的初衷,是解决本地的产业发展问题。”小辛庄村第一书记王硕表示,依托这座面包窑,“怀柔乡土社工”项目开发了乡村面包师课程。本地农户既能学到手艺,还能获得一份额外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能接收一些新理念,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以这座“博士农场”为圆心,小辛庄村全村乃至周边的几个村落的发展,都被有效带动起来。“农场落成一年多来,我们通过采买商品、支付劳动报酬等方式,已经陆续联系起100多人。”王硕说,参与小辛庄村“博士农场”建设的工作人员,也将相关经验迁移至更多类似农场的建设和运营之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