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下方推荐的浏览器访问

安卓版本 苹果版本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快料

康熙的白月光:赫舍里氏 21 岁难产而亡,为何让帝王牵挂半世纪?

时间:2025-10-24 08:20:18 点击: 【字体:

康熙十三年五月的坤宁宫,估计空气都带着哭腔。刚生下皇子胤礽的赫舍里氏没撑过来,才 21 岁就没了。这消息传到前殿,正跟大臣议事的康熙猛地站起来,龙袍下摆扫过案上的奏折,抬脚就往后宫赶,连朝服都没来得及换。

说实话,清初的皇后多是政治联姻,可赫舍里氏不一样。她 13 岁嫁给康熙,那会儿康熙才 12 岁,俩孩子凑一块儿,哪像帝后,倒更像互相搭伴的盟友。当时鳌拜在朝堂上横着走,孝庄太后把索尼的孙女推到后位,明着是联姻,实则是给康熙找个靠山。但谁能想到,这桩婚事竟成了康熙这辈子最暖的念想。

赫舍里氏刚入宫那几年,后宫被打理得安安分分。康熙白天跟鳌拜斗智斗勇,晚上回宫总能见着一盏暖灯,桌上摆着他爱吃的点心。这种踏实劲儿,对一个处处受限的少年天子来说,比什么都金贵。后来他们生了第一个儿子承祜,康熙高兴得连着几天都眉眼带笑,可惜这孩子没活过三岁。赫舍里氏哭得肝肠寸断,康熙抱着她说 “不怕,咱们还会有孩子”,其实他自己转过身也抹了眼泪。

真的,赫舍里氏的好,不止是贤内助那么简单。康熙八年除鳌拜那回,宫外刀光剑影,宫内人心惶惶,是她守在坤宁宫稳住后宫,还让人给康熙送去亲手绣的护心符。这种在风浪里并肩的情分,哪是后来那些皇后能比的?

她走后,康熙干了好几件破例的事。先是辍朝五日,这在清初皇帝里少见得很,而且他还亲自送赫舍里氏的梓宫去巩华城,一路上步行,脸绷得像块冷铁。更让人吃惊的是,两年后他直接立胤礽为太子,要知道满清从来没有生前立储的规矩。当时三藩之乱正打得凶,朝堂上反对声一片,可康熙就认死理,非要给赫舍里氏的儿子一个名分。

后来康熙又立过两位皇后,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在位才半年就没了,孝懿皇后佟佳氏也只撑了一天。有人说康熙克后,可他心里的空缺,大概从赫舍里氏走后就没补上。直到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平定了,他才把赫舍里氏迁葬到东陵,跟后来的两位皇后埋在一起,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太子胤礽的地位始终是特殊的。

其实吧,帝王家的感情本就虚浮,可康熙对赫舍里氏的念想藏在细节里。每次去东陵祭祖,他总会单独在赫舍里氏的陵前站好久,有时候还会跟她说说话,就像当年回宫跟她唠朝堂琐事一样。后来胤礽两次被废,康熙骂他的时候,说不定心里也在疼 —— 这可是赫舍里用命换来的孩子啊。

赫舍里氏要是能多活几年,说不定能看着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可历史就是这么残忍,21 岁的年纪,留在了最动荡也最情深的岁月里。康熙后来当了六十一年皇帝,身边美人无数,可临终前还特意交代要跟赫舍里氏合葬,这份记挂,真不是装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