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的未来,不应该靠擦边的流量撑起。
这世界总在不经意间,把人的三观反复颠覆。
在聊今天的话题前,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心里,一所211高校的校招该是什么样?
上市公司?
国企、央企、大厂?
再不济也得是正规公司吧?
可是最近,南昌某大学的校招会,出现了这样震惊三观的一幕:有公司,直接在校招会上招女主播,而且摆出来的招聘海报上,模特穿着暴露,尺度不小。

招聘人员说:不会引导“擦边”内容,但如果主播有身材优势,想要展示的话也是可以的。
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明了,就是:
“我没主动要求,但你想赚钱就要擦边。”
这件事在全网引发了舆论,有条评论又直白又扎心:
“脱掉孔乙己的长衫也就罢了,现在是连衣服也要脱了吗?”
现场同学也很反感: “这海报就跟招小姐似的,是211大学能出现的东西?”
后续学校回应:涉事公司是报备来招人事专员、主播、剪辑师助理,这些正规岗位,但没想到海报是这样。
可这家公司依然觉得没啥:这就是凸显女性身材,这有什么问题?
单放网上可能问题不大,但进211高校大型招聘会就有问题。
如果一所211高校的校招,都要为擦边的营销开绿灯,如果给大学生的职业选项里,藏着用身体换机会的暗示,那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考211的意义在哪里?
更可怕的是,如今来高校招聘的,不仅仅是擦边女主播,还有“台球助教”等职位。

在很多人印象中:台球助教,不就是陪着打台球吗?
但如今“台球助教”完全变了味。
台球圈有句话:不是高尔夫球打不起,而是台球美女更有性价比。
现在很多台球助教,根本不是看球技,而是要求长得漂亮、身材好。
因为她们需要穿着裸露的衣服,摆着妖娆的姿势陪客户打球,就是玩擦边,提供情绪价值。

而且很多VIP包房,不仅可以打台球,还可以喝酒唱歌,她们还要陪玩骰子、喝酒,玩嗨了还会有各种亲密动作。
只要消费够高,还涉及到擦边情色交易。

除此之外,还有更直接的。
谁能想到在校招中,竟然出现了招聘女按摩师的。
光明正大写着:在特定氛围中,满足青年社交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营造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妙感觉。

说实话,看到这些我满是错愕。
我知道现在经济下行,就业形势紧张,应届生找工作不容易,可擦边、软色情相关的岗位,竟然能走进高校的校招会场,这简直像一记耳光。
如果高校都不为学生过滤不良信息了,那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又该走向何方?
仔细想想,为什么这类行业,扎堆去大学招聘?
第一:女大学生“含金量更高”。
在许多擦边甚至涉黄的灰色产业里,“女大学生”这四个字,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一个能极大抬升身价的标签。
越是知名学府,越是211、985,就越能满足某些人畸形的猎奇欲与征服感,服务的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
有网友曝光过行业内的潜规则:在按摩、伴游、助教等灰色交易中,“本科在读”的标价能比普通从业者高出30%以上。
若出自名校、艺术类院校,溢价甚至能轻松翻倍。
所以对于这些行业而言,招聘大学生根本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这更像是一种“品牌贴标”。
就像奢侈品用Logo给商品抬价,他们则是用“211高材生”“名校校花”的噱头,给低俗服务镀上一层高知的光环,从而让见不得光的交易,卖出更高的价钱。
第二:大学生“易上套”。
大多数学生从小到大被保护得很好,对社会很理想化。
这使他们极易被精心包装的话术所引导。
就像南昌大学那家公司: “我们不引导擦边,但你可以展示身材优势。”
这种模糊而充满暗示的表述,对于职场老手而言一目了然。
但对一张白纸的大学生,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他们可能天真地以为,所谓的“展示优势”无非是穿得漂亮些、上镜些,全然意识不到这背后是一个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许多不规范的MCN机构,招人时总是说得很好: “时间自由”“月入过万”“轻松赚钱”。
可一旦你签下合同,底线就被一点点地蚕食:公司会先让你换上越来越紧身、暴露的衣服;直播时,镜头会有意无意聚焦于敏感部位;互动中,会被要求讲一些荤段子。
为了刺激“榜一大哥”刷礼物,公司甚至会设定粉丝福利:刷到几百块送“私房照”,刷到几千元加私人微信解锁“专属视频”……
为了维系这些“优质客户”,公司下一步便会软硬兼施,逼迫主播私下添加微信、甚至答应线下见面。
到了这一步,已经与色情交易仅有一线之隔。
底线就这样被一步步拉低,自己可能还没反应过来。
第三:大学生“好控制”。
这些行业偏爱大学生,还有个更阴的心思:学生刚走出校园,没存款、没人脉、没社会经验,就算发现被坑,也没能力反抗,只能任人摆布。
之前有某直播公司里,公司招的全是刚毕业的学生,签合同前模棱两可,等学生入职后,就用“不配合就扣工资”“不服从就没实习证明”威胁。
有个女生不想陪客户喝酒,公司直接扣了她半个月工资,还说: “你刚毕业找工作不容易,要是被我们列入行业黑名单,以后没人敢要你”。
女生又气又怕,只能忍下来。
还有皮包MCN公司,从一开始就设下了“杀猪盘”。
他们利用大学生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和对高薪的渴望,用一份藏着天价违约金陷阱的合同,将他们牢牢套住。
当你发现直播无人问津,想要抽身离开时,等待你的,是一纸天价违约金的律师函。

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就计算得明明白白:能把你卖高价最好,如果“猎物”想跑,就用合同狠狠宰一刀。

这种套路,对于涉世未深、又渴望证明自己的大学生而言,几乎是一套精准打击的组合拳。
他们吃准了学生的单纯、对钱的渴望,还有没底气反抗的处境,一步步把年轻人拖进低俗的泥潭里。
有人说:出了校园不也会遇到这种招聘吗?
为什么就不能出现在211高校?
答案很简单:因为很多孩子十几年的世界里,学校就是最靠谱的背书。
老师说的是对的,学校引进的是好的,校招会上的岗位,那肯定是经过筛选的。
当它们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高校的校招会场,贴着正规企业的标签,就是学校在给他们贴金。
现在就业形势这么难,多少学生投了几十份简历石沉大海。
看着身边同学一个个找到工作,自己晚上急得睡不着觉。
很多人根本想不到背后的套路,稀里糊涂就往里跳。
可这一步踏进去,哪还有那么容易回头?
今天被迫穿得少一点,明天被迫陪“大哥”聊两句,后天可能就被推着越走越偏,等反应过来想逃,要么被合同捆着,要么被名声绊着,一辈子都可能留下阴影。

211高校出现软色情招聘,这件事里最讽刺的是什么?
就是让读书变成了一个笑话。
我们从小教孩子“知识改变命运”,让他们相信,好好读书能靠本事立足。
于是他们信了,亮着的台灯、堆到下巴的试卷、起茧的手指,凌晨三点还在刷题,拼了命地考大学、熬毕业,就是想靠自己十几年的苦读,找个堂堂正正靠本事吃饭的活。
可现在呢?
校招会上个别岗位,就差把“身体捷径”四个字刻在脸上了。
好像在告诉你:你刷的每道题、你啃的每本专业书、你熬的每个夜,都不如穿得少一点、笑得媚一点、身段软一点。
这是在明着告诉孩子: “你信的都是假的,努力没用,擦边才赚钱。”
这种对学生价值观的冲击,比任何软色情都更伤人。
因为它不是毁掉一个人,而是打碎一群人的信仰。
让他们觉得“努力没用”“正经没用”。
今天你让孩子觉得读书不如露肉,明天谁还愿意沉下心搞科研、做实业?
谁还愿意守着正经踏实干活?
这不是一种鼓励向上的文化,而是在教我们的孩子堕落。
一个社会的未来,不是靠擦边的流量撑起,而是靠那些愿意沉下心,搞学术搞研究,在每个行业兢兢业业,努力生活的人撑起。
一所大学的尊严,也从不在就业率达标的数字里,而在每一个学生是否活得有尊严里。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