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下方推荐的浏览器访问

安卓版本 苹果版本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最热

跨越八百年的北京城记忆 “丰彩城市艺术季”将历史画在墙上

时间:2025-10-29 15:30:07 点击: 【字体:

央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今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丰彩城市艺术季”盛大启幕,这场持续数月的公共艺术盛宴,以“城市彩绘”“城市家具”“城市地景”三大赛事为核心载体,吸引市民、学子与设计师等群体踊跃参与,让艺术创意在城市空间中蓬勃生长。

10月18日至25日,“丰彩城市艺术季”迎来线上投票热潮,为期7天的评选活动汇聚75件优秀作品,涵盖城市彩绘、地景与家具三大类别,最终右安门街道报送的55米长彩绘墙作品《右安史画》以42947票获得头名,让艺术创意与群众心声完成精彩共鸣。

彩绘墙作品《右安史画》(央广网发 右安门街道供图)

回溯赛事全程,丰台区26个街镇与3个园区化身“艺术试验场”,让无数创意落地生根,打造了一批“集中连片创作街区”,落地作品达527处。《右安史画》以纵贯古今的叙事笔法与细腻生动的视觉语言,将右安门地区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巧妙交融。驻足观赏,金代街市的熙攘烟火、明代城门的巍峨雄姿与当代都市的繁华景象在墙面依次铺展,宛如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视觉桥梁”。

《右安史画》中呈现的金中都景风门与明京师右安门两大标志性建筑,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关键坐标。金中都城的建设颇具匠心,它仿照北宋都城开封的格局,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建,共设13座城门,位于东南角的便是景风门。如今,景风门的遗址就在右安门街道的景风门地铁站附近,地铁站的名字也正源于这一历史遗迹,让千年历史与现代交通完成了一次巧妙呼应。

右安门的建设跨越百年时光。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外城时,仅完成城台与门洞;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增设瓮城;隆庆二年(1568年)加建城楼;直至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箭楼才最终落成,形成“单层单檐歇山式城楼+半圆形瓮城+箭楼”的完整格局。其旧址位于如今南二环右安门桥附近,地处丰台区右安门街道与西城区白纸坊街道交界处,“右安门街道”的名字,也正源于这一历史遗迹。

从金中都景风门见证的建都开篇,到明京师右安门承载的城防变迁,《右安史画》以艺术墙绘勾勒出北京的城市年轮。这场“丰彩城市艺术季”不仅是公共艺术赋能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更通过群众参与的方式,让历史文脉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为丰台区产城文融合发展路径写下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