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准超Bá·玄冬文旅嘉年华”在万众期待中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当天,寒冷的气候丝毫没有抵消人们的热情,超4万人到现场见证参与。如果说,国庆假期组织开展的“准超Bá·金秋文旅嘉年华”是准格尔旗文旅转型的一次探索之旅,此次的冬季活动就是一次政策的延续和意义的升华。

据了解,此次“准超Bá·玄冬文旅嘉年华”将从2025年10月29日延续至2026年2月1日,长达100天的时间跨度里,以“一季五节十体验”为核心亮点,串联美稷·长河里夜未央不夜城、准格尔之眼·城市文化会客厅和准格尔大剧院三大核心场地,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集文化、艺术、美食、体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不仅在时间上大幅增长,更有形式上的多样变化。最为重要的是,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的参与度,让文旅活动的粘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一点,从活动首日,万人火锅免费品尝活动中,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得到了例证。
从金秋文旅嘉年华的“带你玩”,到玄冬文旅嘉年华的“和你玩”,准格尔文旅转型发展思路中,有三个内在逻辑值得关注。
1.文化内涵的延续和传承
从一眼千年美稷·长河里夜未央的打造,到准格尔之眼·城市文化会客厅的精彩文化演绎,到《印象·准格尔》准格尔文旅根脉的回溯,再到集中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演、非遗作品的静态展示,不仅让准格尔的古老技艺和民间艺术从历史深处走向当代舞台,让珍贵的文化记忆得以具象化传承,更让融合传统元素的当代艺术和扎根乡土的手工作品,都成为创造性诠释与转化文化基因的窗口。更重要的是,从场景到活动的串联,如同一场深入的集体文化寻根,通过系统梳理和展示地方历史脉络与人文故事,引导公众重新发掘、认知脚下土地积淀的独特文脉。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与凝聚力,更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对既有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与升华,确保地方文化在延续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汲取时代养分,焕发持久而旺盛的生机。

2.文化繁荣与人民福祉的良性循环
万人火锅、集体婚礼、游戏互动、无人机烟花表演,以及后续即将陆续开展的草莓节、演唱会、杀猪菜节、购物狂欢节、花灯节、“城市小马”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绝非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通过地方特色美食免费试吃、精彩纷呈的民俗与现代演艺、沉浸式的亲子互动体验、体育与健身的快乐以及震撼人心的无人机光影秀等多元形式,构建一个可观、可感、可参与、可分享的公共文化空间。它让文化发展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群众舌尖上的美味、耳畔边的旋律、互动中的欢笑与夜空下的惊叹。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直接而充沛的愉悦感与幸福感,更以“文化惠民”的实质举措,让人民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化发展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从而真正实现了文化繁荣与人民福祉的同频共振与良性循环,将文化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3.以文兴业的现实成果
细细查看从“金秋”到“玄冬”的设计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从项目设置到产业带动,一条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的发展之路愈加明晰。
“金秋文旅嘉年华”引入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创交流营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活动、一次赛事,更为地方产业注入了前沿思维,搭建的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将直接驱动产业升级与人才聚集。“大河臻选”农特产品展销平台,有效打通产销链路,实实在在助农增收。而活动带来的巨大客流更是强力引擎,直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全面繁荣。更重要的是,它为准格尔提供了一个树立独特品牌形象的黄金窗口,为未来开发文旅线路、文创衍生品等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系列“文化+”与“+文化”的融合实践,最终汇聚成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共同富裕的强劲动能,必将生动诠释文化作为新质生产力在赋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核心价值。

以煤炭著称的准格尔旗,投入大量的精力在文旅发展上,这不是一次贸然的尝试,更像是一次有准备的探索。准格尔旗委、政府在旗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全旗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实施“518”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一业托举、五基固根、一核驱动、八维共振”的发展思路。文旅经济作为八大经济体系之一首当其冲,迈出了转型发展的新步伐。
这一年,准格尔旗按照“文化铸魂,活动赋能,景城联动,协同引流”的发展思路,遵循“画个圈、描个川、建个点、树个牌”的清晰构架,以两大文旅活动为抓手,正在“一业活、百业兴”的道路上攻城拔寨、稳步迈进。
来源:准格尔旗发布
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